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纱聚成疆·绿链雅行——沙雅纺织家纺产业‘链’动丝路新未来”培训活动成功举行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9

  盛夏的沙雅,瓜果飘香,生机盎然。由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家纺协会”)主办,沙雅县总工会、中国家纺协会床品分会承办的“纱聚成疆·绿链雅行——沙雅纺织家纺产业‘链’动丝路新未来”主题培训活动于7月23日至24日在沙雅县迎宾馆成功举办。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家纺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东华大学、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知名检测认证机构、龙头终端品牌企业以及深耕沙雅本地多年的代表性企业的领导、专家等一百余人,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沙雅纺织家纺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领导致辞

  沙雅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企鹏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沙雅棉花资源得天独厚,作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及主产区,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5万亩以上,所产棉花色泽洁白、纤维强度大、抗拉能力强,含糖量低,深受纺织企业青睐。近年来,沙雅聚焦丰富且优质的棉花资源,大力发展棉花经济,目前全县拥有棉纺加工企业41家,初步形成了200万锭纺纱规模,具备120万件(套)服装家纺、1000台袜机的生产能力,积极锚定打造棉花产业集群目标,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各家纺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欢迎各位企业家朋友来沙雅投资兴业,共同推动家纺产业做大做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二级巡视员谭磊致辞表示,纺织服装产业是新疆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下,自治区纺织服装行业与全国家纺行业一道,正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征程。面对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格局深刻调整和市场需求的严峻形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成为趋势。本次举办面向县域纺织服装行业的专题培训班,旨在帮助各企业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前沿技术,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进一步助力延伸产业链,不断拓展市场竞争优势。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兼职副主席邓建军致辞表示,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沙雅县特色显著的主导产业,在促发展、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推动沙雅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和中国家纺协会积极贯彻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关于“要更加注重在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上聚焦发力,紧贴民生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结合沙雅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以家纺产业为突破口,举办专项培训,推动沙雅纺织产业实现规模化、差异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逐步构建以家纺产业为主的生产、物流、贸易、金融全业态链条。同时,愿与与会领导同仁一道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共同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中国纺联副会长杨兆华指出,新疆棉是中国纺织工业的“压舱石”,站在“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站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历史坐标上,置身于全球纺织产业链重构的重要窗口期,举办本次培训活动意义非凡。这既是对国家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与沙雅纺织家纺产业升级的一次精准赋能。他对本次培训活动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高度关注、潜心学习。聚焦“强链、延链、融链”三大核心价值,把握住这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培训机会,为沙雅培训出更多“懂技术、善经营、通国际”的企业家队伍。让“沙雅棉”成为全球家纺市场的“硬通货”;二是善用资源、主动连接。充分利用好本次培训活动搭建的平台,与授课专家、企业、国家级协会等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宣传沙雅产业、推广沙雅产品;三是学以致用、促进发展。希望大家把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帮助企业多参与国际性展会,最终促进沙雅地区优质棉纺织品的销售,带动产业繁荣和百姓增收。


  主旨领航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珊在会议上解读了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及国际贸易形势,揭开了“纺织行业站在哪里、向何处去”的关键答案。用数据和案例,她为我们勾勒出纺织行业“危中有机、变中求进”的清晰图景,特别是对国际贸易形势的分析,为当前如何应对挑战提供了“解题思路”。

  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翟乃刚解读了中国棉花发展现状与趋势。他阐述了棉花是纺织的“第一粒纽扣”,让与会代表读懂“新疆棉”的价值密码,把握“中国棉”的未来方向;用“数据链”串起了棉花从种植到加工的全周期;用“趋势线”描绘了中国棉业的升级方向。特别是对新疆棉品质优势的系统梳理,让与会代表更加坚信,“新疆棉”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全球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标签”。

 

 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朱晓红(主持人代)解读了我国棉制家纺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报告既有对行业发展的深刻剖析,又有对市场机遇的敏锐捕捉。她围绕“科技、时尚、绿色、健康”发展方向,为与会代表明确了“强链补链”的关键抓手是“从原料到终端”的产业升级之路。这不仅是对全国棉制家纺产业的总结,更是对沙雅的“量身指导”。

  江苏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副主任邵爱军交流介绍了打造先进家纺园区的经验。产业要升级,园区是载体,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为沙雅园区建设提供了“他山之石”。报告通过“园区发展”讲述了“产业生态”的构建逻辑——从产业链配套到公共服务,从企业培育到品牌孵化都需要园区不断进行升级。这不仅是一次经验输出,更是一场“园区建设”的深度对话。


  案例分享

  7月24日上午,来自龙头企业、高校、机构的专家为与会代表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案例。

  水星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叶扬青分享了新疆棉床品文化与消费者心智的连接,以及水星家纺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斐然成果。水星家纺从让消费者睡个好觉的角度出发,提供优质睡眠解决方案,引起消费者共鸣,并据此明确了终端品牌定位;作为水星家纺的合作伙伴,国欣家纺董事长顾虹从棉花原料品质、加工工艺、产品特性、标准制定及认证等多方面,分享了国欣在新疆优质棉纺织品的全链路案例;愉悦家纺外销业务副总经理张肖斌从产业链协同能力、绿色可持续研发、家纺海外流行趋势调研等方面,为与会嘉宾分享了企业在中亚家纺市场的探索与实践;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雪梅用现实数据和真实案例讲解了纺织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供了纺织行业权威学府的指导;江苏纺检院科长李杰和方圆认证高级经理李凯分别从标准和认证的角度作了专业案例分享,为新疆优质棉纺织品扬帆出海赋能。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嘉宾先后前往阿克苏正伦实业有限公司、新疆利华纺织有限公司、沙雅鸿力纺织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沙雅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整体规划、功能分区及产业链布局等情况,并与沙雅县领导深入交流座谈。

  本次培训活动从宏观到微观、从原料到终端、从趋势到实践,形成了完整的“知识闭环”。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以本次培训为契机,今后加强与国家级协会、高等院校、终端品牌等专业机构的联系和沟通,更好地为沙雅县纺织家纺产业升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结束,杨兆华、邵爱军等一行参观调研南通对口援疆-伊宁县的纺织家纺整体情况。伊宁县伊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石攀,伊犁州纺织业联合会会长、新疆大胜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新等陪同参观并座谈。

  在了解当地纺织企业发展现状后,杨兆华高度肯定了伊宁县近十年纺织家纺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当前全疆纺织产业整体政策与中国纺联工作情况,对当地纺织家纺的市场开拓提出了建议与思路。

  (来源:中家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