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向新而生,质赢未来——2025年长丝织造行业产品创新大会完美收官!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9

  为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培育壮大行业产品创新能力,加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7月7日—8日,2025年长丝织造行业产品创新大会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举行。

 

  本次大会以“时尚经纬 创新致远”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化纤长丝面料研发思路、产品创新成果转化路径、特色面料研发成果、纺织新材料赋能产品创新及智能化设备在行业应用推广等创新发展经验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本次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人民政府主办,向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佩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支持

  会议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潇瑾、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张呈分别主持。


  领导致辞 以新质为引领 推动产业价值跃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而产品创新正是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致辞时表示,纺织工业必须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以纺织产品创新为抓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他指出,当前,全球纺织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成为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产业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纺织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科技、时尚、绿色、健康为发展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向高品质、高附加值跃升。对此,他建议,一要强化科技引领,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二要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三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王江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武艳致辞时表示,王江泾是京杭大运河入浙第一镇,历史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特别是有着悠久的织造历史,从过去“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丝绸名镇,发展成如今誉满全国的“中国织造名镇”,已经形成了以织造产业为主导的浙北重要民营经济产业带。

  他指出,当前,王江泾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嘉兴南湖机场建设等历史机遇,以“一区两园”建设为总抓手,真抓实干、奋勇争先,鼓励、引导本地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纺织企业增资扩产、零地技改,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力推进“现代纺织科技园”产业提档升级,不断向世界级高端纺织产业集群跃迁。

  主题报告 时尚经纬 创新致远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此次会议的召开,对精准把握创新方向、理清创新思路、找准创新路径,进而推动产品创新向纵深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作2025年长丝织造行业产品创新大会主题报告时指出,2025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内在需求变化快速调整,长丝织造行业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出口稳中有增、内销温和增长。企业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产品创新,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优质产品来拓展市场、引领消费,打破困境、实现破局发展。
  他指出,坚持创新驱动,行业产品创新取得新成效。一是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多维度、全方位赋能产品研发。新材料不断涌现、深加工纤维快速发展、设备升级改造取得巨大进步、后整理技术更加丰富成熟、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二是产品创新成果显著。产品丰富多元,全面满足市场需求;产品优质高端,有效引领消费升级;产品定位精准,深度赋能品牌建设。三是产品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针对未来发展,企业如何深化创新,不断谋划行业产品发展新篇章,他建议:一是把握产品创新方向,要突出产品功能性创新导向、注重原料的创新应用、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注重特色产品的研发;二是开拓产品创新思路,要延展产品创新链、深化协同创新、推动服务驱动创新、强化技术赋能创新、构筑人才创新基石;三是继续推进品牌建设;四是有效发挥集群支撑作用;五是积极参与行业活动。

  主旨演讲 科学面对 开放思维

 

  “企业要围绕市场需求、尊重产品应用、紧跟社会发展要求,以多元思维来进行新产品研发,但一定要意识到,艺术设计没有统一标准,AI并非万能。”苏州大学眭建华教授以《科学面对 开发思维——化纤长丝面料研发的思考》为题,结合大量案例进行分享时表示,当前化纤长丝面料多姿多彩,花色品种最为丰富,不仅组合搭配丰富多样,应用也极其广泛。其生产技术也存在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长丝纤维组成丝线时的丝线表面性状,以及纤维无限延伸所形成的沿丝线轴向整体性。

  针对产品研发创新,他建议企业要秉持科学态度,分三类推进:增质研发聚焦大路、传统经典面料,实现品质或功能升级,达成“人有我优”;增量研发针对客户来样或市场行销面料,丰富花色品种,做到“人少我多” ;全新研发依据市场、社会与科技发展,预测并开发颠覆性新产品,实现“人无我有”。此外,他还分享了面料花色品种开发的多向思维法,如在保持来样基本质地、风格、工艺等基础上,从花纹图案、材料应用、结构纹理、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二元或者多元创新再开发。

 


  经纬论道 多元赋能 产业链协同创新

  安正时尚集团供应链总监张冠峰以《让材料发声——用材料驱动设计研发》为题,结合自身企业和品牌案例,从趋势、科技、绿色三个维度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当前,城市轻运动正成为一种流行。其中,功能性面料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制高点,正通过材料创新、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驱动产业升级,其应用场景也在从大众消费到高端领域不断延伸。他表示,可持续时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共识。如果成衣是流行趋势的落脚点,原料一定是流行趋势的起源点。其中,环保染色将从差异化卖点变为准入门票。未来,循环再生、生物基面料、可降解面料发展前景广阔。

 

  吴江市涂泰克纺织后整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江以《精准定位、精致产品,以高品质面料赋能户外新场景》为题,结合企业在户外纺织品领域的发展实践进行了分享。他介绍,近年来,公司持续加码智能化制造,推进新材料、新工艺,保持技术优势,快速转化创新成果,推出的抗红外气凝胶涂层面料、环保超纤仿麂皮面料、改性尼龙印花面料等产品,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此外,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不断强化专业形象、扩大影响力,并搭建矩阵自媒体平台,持续性内容输出;在人才建设方面,公司构建研发梯队,引进创新型人才,强化内部培训,提升团队创新能力。

 

  苏州织荟优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松以《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好产品向好商品的转化》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当前快时尚迭代加速,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但传统面料市场推广模式存在同质化、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导致客户不能直观感受面料可塑性,让设计师无从下手。对此,他提出实物与样衣沉浸式展示方案、功能可视化呈现技巧、互联网与多媒体平台推广策略、色彩营销与后整理价值传递、整合推广执行计划等破局方向和方法。如何实现创新推广,让优质面料触达世界,他建议企业要加快新兴市场的拓展、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深化品牌建设。

 

  吴江市源泉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秋以《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焕发时尚女装产品开发新活力》为题,从产品创新、生态协同、应用创新三个方面分享企业的转型创新之道。作为二代接班人,他将以年轻人的创新思维,不断为企业全链路协同互促赋能。为实现差异化发展,公司在巩固假捻丝系列产品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转型发展,目前已成为以工贸为主、综合配套为辅的服务型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公司通过打造印花现货平台,配套成衣销售业务,并借助3D数字化技术升级产品展示模式,多管齐下打造出了多款差异化产品,有效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嘉兴谢尔德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盛永春以《高性能纤维及织物的开发应用》为题,结合大量案例,详细就碳纤维及其织物的应用、芳纶纤维及其织物的应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及其织物的应用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当前,高性能纤维领域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种纤维制造的产品开发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浙江迈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礼银以《纺博士®-人工智能验布专家在长丝织造的应用》为题,结合大量应用案例进行了分享。针对行业验布依赖人工、检验效率低、无生产在线检等痛点,他指出,公司自主研发的“沐光”引擎,可实现来料检验、过程末端检、中检、成品检验等多场景应用。企业可通过各个产线的瑕疵数据的信息拉通,打破来料、生产、成检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生产技术孤岛,实现瑕疵历史可追溯、现状可查询的高质量闭环管理,建立现代化智能验布体系。今后,公司将致力于打造大纺织行业智能工厂/数字工厂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江苏佩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叶国浩以《再生涤纶长丝的开发及应用》为题,详细就公司“三步走”战略,物理法再生切片、物理法直纺纱线、生物法再生的工艺和技术创新进行了分享。他介绍,佩浦主要专注再生原料的开发生产,通过打造再生涤纶全产业链,助力行业碳达标。近年来,佩浦聚焦物理法回收聚酯技术突破,成功制备出品质媲美原生涤纶的再生聚酯切片,并打通从废旧瓶到再生涤纶色丝的全产业链生产。此外,公司与江南大学独家合作,共同开发的生物酶解法再生技术,各项指标无限接近原生,实现了永续闭环再生,预计年底将投产全球首条万吨级生物法再生产线。

 

  嘉兴市凯邦锦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凯露以《差别化涤纶产品的开发及面料应用》为题分享了实践路径。他表示,随着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演变,未来差异化涤纶纤维将朝着更高性能、多功能复合及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如开发可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性能的智能响应纤维,以及实现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废弃处理全生命周期绿色生产的环保纤维,大有可为。为此,他建议企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成本管理、提升品牌竞争力等举措,牢牢抓住市场机遇,从而推动差异化涤纶纤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及各行业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纤长丝织物分会秘书处苏瑞详细从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制修订、化纤长丝织物标准化、再生纤维丝织物标准解析等四个方面就化纤长丝织物标准宣贯情况进行了介绍。她指出,一流的企业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他表示,掌握标准最新动态,不仅可以主动适应新标准要求,还可以提出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技术要求或市场规则,从而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接下来,长丝织造将从功能性产品,以及基础标准、“双碳”目标、绿色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标准制定和申报,期待各位积极参与进来。


  时装秀 时尚引领 创新未来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长丝织造行业面料交流活动和时装秀,集中展现了长丝织造产品在科技、时尚、绿色、健康融合创新上的最新成果,为行业发展注入鲜活灵感。

 

  (来源:长丝织造)